今天跟大家分享越級挑戰轉學考的Mindset~
大家在準備轉學考之前,總會先做資料搜集,考慮要準備哪所學校的考試。
很多時候,念的學校排名相對靠後的同學可能會害怕挑戰排名比較前的學校,大家可能會抱持以下的想法:
第一:不確定自己有沒有能力挑戰
第二:報名也需要錢,怕沒有回報
第三:每間學校考的科目可能不一樣,怕準備不來
那我們應該使用什麼策略去準備考試:
1. 還是建議大家一定要做考古題,雖然考題不會每年都一樣,但在準備的過程中,你會抓到方向。
例如:
社會科學:你在考古題當中看到以前的考題很貼近當年發生過的事情,例如貿易戰,國家問題,憲法修改等等
理工科系:你會發現某些題型每隔5年出現或最近三年都跟某個主題相關
文學:某幾個詩人或文藝復興年代的作品總會在考卷上頻繁出現等等
大家要知道出題老師基本就那麼幾個人,有固定思路,大家也可以參考心儀學系所用的書單,或透過該學校的期中期末考題目還有全年的課表等去找出蛛絲馬跡。我曾經有個轉學考的學生 (專業科目A是我教,B是他自己唸),因為唸B科目的時候少唸了幾個年份的考古題,但考試又真的出現這些題目,所以沒考上。
2. 不否認報名需要錢,如果家境有需要的同學,可以看看能不能申請補助。或者報名時可以考慮一間練筆、一間有把握的學校和一間心儀/越級挑戰的學校。就有點像買樂透,多給自己一個希望,畢竟你都準備啦,搞不好就會上。
3. 每間學校的考科可能會不一樣,而且考試的重心也不一樣。以我自己來說當年報名兩間學校,總共要準備四科,基本上國文,英文和兩個專業科目。幸好科目有重疊,準備起來沒有那麼辛苦。不過兩間學校的準備方式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。
A學校:
國文:選擇題、填空、寫作等等,基本上我只靠做考古,沒有看搶救國文大作戰,因為時間真的來不及。
英文:選擇題和英文寫作,我英文比較有信心,也花了不少時間做考古。
專業科目:申論題,只需要準備一科,而且跟B學校重疊,就一齊準備。
考試結果:專業科目我應該是所有考生中最高,但中文真的考太爛 32分,跟備取差一分~ 哭
B學校:
國文:寫作
英文:選擇題
專業科目:申論題,備考兩科,而且有一科還是跟台灣的法律有關。我連僑居地的法律都沒有念過,跑去念人家的法律,現在想想也是醉了。反正當時準備的方向是以我心儀的B學校為目標,A學校就是拿來練筆讓自己進入狀態。
考試結果:正取
這次也是很長的一篇文,但分享的原因是之前有同學跟我諮詢時,提到自己沒有信心越級挑戰一些排名比較前的學校。其實真的不用這麼早就打退堂鼓,多給自己一點信心,有時候你的能力比想像中要強,但更重要的是你要早點開始準備,多唸書和刷題!
No Pay No Gain!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