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跟一位僑生考生聊天,他跟我分享在準備考試時遇到的難題。
他現在在準備寒轉,但在準備專業科目時卻遇到一些難題。
1. 他的母語不是中文,所以準備起來就比其他人吃力
2. 在看考古題時發現沒有答案,無從入手
3. 看完題目後還是無法掌握考試的syllabus
4. 不知道要完成多少年的past paper才算準備好
我想大家在準備時可能都會有相同的困惑 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
1. 對的,我們中文可能比local student要差一點,但如果你的母語是英語,可能在英文的科目會有不少優勢,所以在準備中文的同時,也要準備英文的考題。考試前先熟悉題型,到時候回答更順,提早完成還能離場休息或準備下一個科目
補充:之前準備中文時,可能不熟文言文,大家可以考慮用他們高中的參考書: 搶救國文大作戰,很多台灣學生都是用這本複習和準備考試
2. 沒有答案可能會不知道自己有沒有答對,但如果真的需要幫忙,可以請學校有教相關科系的老師幫忙,但記得老師沒有義務幫你改考卷,所以態度要好! 誠懇跟老師說明自己的想法和目標,再看看老師能不能幫忙或幫忙推薦有用的參考書。
3. 之前也跟大家分享過轉學考target的是成績最好、知識儲備最多的學生,所以學校希望進來的同學可能有大二,甚至是大三的程度。如果完全沒有基礎的人,可以透過Dcard或ptt請人幫忙問一下心儀學校科系的 syllabus,看看有沒有辦法可以知道人家學校的大一大二學生是到那個程度。
4. 沒有標準答案,我當年要準備四個考科,大概過去15年以上的考古題都有寫。如果時間太急,最近五年一定要寫過!因為會大概知道那些題目是老師愛問,重點準備或甚至能捉到考試的syllabus(但不要心存僥倖心理,以為考試範圍只有最近五年有考過的,記住出題老師是可能會換的!!!)
補充:有些人會問是否需要補習? 其實沒有對與錯,而且也要看老師或補習班好不好、家裡的經濟能力、你準備的狀態與進度,再做決定也不遲。最後,也可以試聽或老師試教後才做決定。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