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舊文分享) 轉學考 – 考上的機率/錄取率問題

這篇文章是我比較久之前寫的文章,根據現在情況,做了一些小改動

當申請的考生越多,錄取率當然也會越低,這個是簡單的數學問題。
最近有幾位同學都不約而同問我關於轉學考考上的機率/錄取率問題。其實這個問題相信每一位考生都非常關心。
最近幾年,越來越多的僑生選擇到台灣唸書,大家也慢慢認識『轉學考』。有些人認為重考僑大或等一年後的個人申請/聯合分發的成本比較高,所以大家開始考慮轉學考這個選項。
當申請的考生越多,錄取率當然也會低,這個是簡單的數學問題。
那我們怎麼去計算這個數學問題。

  1. 大學公佈的考生人數
    一般在轉學考報名截止後,學校都會公佈每一科的考生人數。公佈後,有人開心有人愁。開心的人可能是因為報名人數不多,愁的人是因為競爭人數太多。但這個數字真的是準確?
    跟大家分享三個前輩們血淋淋的例子。
    114年的台大轉學考有18個系所都是不足額錄取(節錄)
    A. 物理系 88人報名,3個招生名額,0人錄取 (成績未達錄取標準不予錄取)
    B. 日文系 38人報名,3個招生名額,1人錄取
    C. 化工系 9人報名,3個招生名額,0人錄取
    如果只看上面的報名人數,相信當時報名的考生有人開心有人愁,但看到放榜的結果,所有名落孫山的考生都是一樣沮喪,只有考上的人才是最開心。
    考上的機率/錄取率從來都只是一個數字,你付出的努力才是真實的。
  2. 放棄上戰場的考生
    你永遠不知道考試當天有多少人會出席。學校公佈的只是報名人數,但不跟應考的人數畫上等號。場上有多少個競爭對手,有多少個炮灰,也是成績公佈才知道。跟大家分享我當年的例子:
    當年我考了兩所學校。
    A學校某科系
    65人報名,錄取1人,錄取率1.54%
    我考試當天忘了有多少人沒來,第一科缺考人數少於10人,但到最後一科時,考生又少了好幾個,所以最後有考完3科的人應該少於50人 –> 2%
    B學校某科系
    33人報名,錄取3人,錄取率9.09%
    考試當天要考4科,我忘了第一科有多少人沒來考,我只記得最後一科的考生只有23人出席考試 —> 13.04%
    大家看完上面的例子應該懂得我想帶出的道理。你不戰到最後一刻是不會知道自己能考上的機率。因為你不會知道有多少考生會臨陣退縮,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考卷擊倒而選擇棄考,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戰到最後一秒,你能做的是靠着數據去激勵自己,跟自己說準備得越全面,能擊敗越多對手。
    總結:我覺得所有的數字都是給各位考生做一個參考,大家知道哪一科是比較夯的科系,如果有心挑戰,激勵自己去嘗試,不留遺憾。如果覺得勝算比較低,轉一些門檻/競爭比較低的科系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最重要的還是那句話:不要只考一間學校,多考一間代表多一個機會離開原校 (如果這個是你申請轉學考的初衷)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