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工作,顧名思義就是根據你的工作能力去找到匹配或合適的工作。因公司不是為了找綜合型人才,而是專業能力導向,所以面試的方式會跟儲備幹部截然不同。
面試流程:
一般最多三輪(包含HR那輪):確認投遞動機、意願及薪資 (HR) -> 直屬主管面試 -> 部門主管面試 -> 入職
非儲備幹部適合哪些人投遞?
非儲備幹部工作旨在培養同仁的專業技能,投遞時可以考量以下因素:
投遞人數:個位數到雙位數 (可能會跟畢業1-2年的候選人競爭)
招募人數:個位數 (正常不會超過5人,主要看公司業務需求)
工作內容:沒有輪調,進去就是做相關工作
培訓:針對所需工作技能,可能有相關培訓或自己學習
考核:試用期及每年的績效考核
薪資:一般新鮮人薪資,但有突出能力的同學,還是有機會談到理想的薪資
Q & A
- GPA要很好看?
不要太難看!如果4.3是滿分,可能2.5以上會考慮,但因為申請時不一定會要求填寫GPA,所以成績太低的話,建議不要寫。
- 英文要很好?
不一定,看工作內容決定。
- 中文也要好?
不一定,看工作內容決定。不過如果是外商,但需要處理台灣客戶的事情,中文不能太爛。
- 唸那所學校有關係?
每間公司對人才的需求不一樣,我無法斷言。只能說學校名字是固定,但成績可以掌控及能力可以培養。
- 如何分辨工作內容是否符合期待?
市場上有些工作可能是名字好聽,實際的工作內容就是找個人進來做事。到底可以如何分辨?
1. 善用Linkedin:透過linkedin去看之前做這個職位的人的職涯是怎麼走?
2. 資料搜索:Dcard或其他平台去看大家對該公司的評價
3. 未來發展:考慮產業短期和長期發展?工作上有哪些學習和成長的機會?
4. 面試:透過面試,請面試官分享實際工作內容及未來career path (但也要自行判斷是否有畫餅水分)